朔州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學費
專業 | 學費 |
園藝技術 | 4000 |
畜牧獸醫 | 4000 |
動物醫學(寵物疾病防控方向) | 4000 |
煤礦開采技術 | 4000 |
金屬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 | 4000 |
農村環境保護 | 4000 |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 | 4000 |
供用電技術 | 4000 |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 | 4000 |
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 | 4000 |
硅材料制備技術 | 4000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4000 |
食品生物技術 | 4000 |
會計 | 4000 |
連鎖經營管理 | 4000 |
導游 | 4000 |
酒店管理 | 4000 |
體育保健與康復 | 4000 |
舞蹈表演 | 4000 |
作物生產技術 | 4000 |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助學政策
獎學金。學校對優秀學生實行獎勵,獎勵項目有:國家獎學金8000元、勵志獎學金5000元、助學金3000元。
貧困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學校另設有校內勤工助學崗位,用于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發展歷程
學校始建于1956年,1957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校名為“山西省朔縣農業合作干部學校”(簡稱農干校)。同年3月招生,設農業經營管理、會計、農業技術和畜牧獸醫四個專業,兩年共招收農村干部2147人,當時全校教職員工共20人。
1958年,為了適應當時迅速發展的農村生產需要,朔縣農干校正式列入國家招生計劃,開辦中專課程,招收初中畢業生,學生畢業后1959年起我國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為了減輕國家負擔,1961年8月至1963年夏,遵照省農業廳下達的文件進行休學。休學期間,奉上級指示,于1962年先后把陽高農校和朔縣牧校合并到了朔縣農校。
1963年秋學校重新復學招生,開設農學和畜牧獸醫兩個專業,原有學生大部分返校,新招學生兩個班,在校生403人,教職工人數增加到51人。1964年新建總務處、學生宿舍51余間,建筑面積923平方米。
文革開始后,朔縣農校從1966年到1972年一度停止招生。1973年3月,校名改為“山西省雁北地區農業學校”,同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學制兩年,專業仍為農學和畜牧獸醫。期間雁北農校還作為雁北農學院分校為其招收、培養大專生150名。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學校開始招收高中畢業并參加統考的中專學生,學制3年,專業不變,國家統分,至1984年共招生890名。
1985年,按國家要求,招收初中畢業的中專學生,學制四年,設有農學、畜牧獸醫兩個專業。
1989年,朔州市成立,雁北農校劃歸朔州市管轄,同時校名由雁北農校改為“山西省朔州農業學校”,新增了農業經濟與管理專業,并將原畜牧獸醫專業改為動物飼養與飼料加工專業,招生對象和學制不變。1998年又增設了蔬菜、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專業。
2004年4月14日,山西省政府以[2004]61號文件,批準朔州農校與山西農業大學聯合辦學,成立“山西農業大學朔州職業技術學院”,朔州農校校名暫時保留。山西農大朔州職業技術學院為山西農大專科層次的二級學院,從2004年秋季開始招生,招生對象為參加高考的高中畢業生和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學制分別為三年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