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寬厚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生物醫學基礎理論,具有扎實的醫學影像專業知識及較強的醫學影像診療實踐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基本掌握并運用現代醫學影像診斷技術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通過系統化教育,使學生成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及專業勝任力的的卓越的醫學影像醫生。
南京醫科大學培養要求
1、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具有遠大理想和創新、創業精神;
2、具有較寬厚的電子學、醫學影像學和醫學基礎理論及熟練的影像醫學操作技術,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能夠運用放射診斷、超聲診斷、核素診斷等影像技術進行疾病診斷和臨床輔助診斷及教學工作;
3、具備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理論及人文、自然科學知識;
4、具有一定的基本科研工作能力,有參與現代影像醫學技術科研活動的基本素質和發展潛能;
5、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6、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大學英語考試四級水平或通過學校組織的學位英語統測者,能夠運用英語閱讀、翻譯本專業文獻。
學位授予 醫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 影像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南京醫科大學主要課程
英語、系統解剖學、斷層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物理學、診斷學、外科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超聲診斷學、醫學影像診斷學、核素診斷學、放射治療學。
南京醫科大學主要教學環節
公共基礎課通識教育在大學學習一年完成,臨床主干課程要求與臨床醫學專業一致。大四進行專業課程教育,教師指導方法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啟發式教學方法,采取面對面及網絡互動交流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的教育,注重能力的培養。具體措施為:
1.每個系統授課內容結束后,進行系統病例的案例分析,強化教授的內容。
2.每個單元課程結束后,進入數字化實驗室進行自主學習,采取師生互動型、個體化教學,進一步強化掌握所學內容。
3.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師生互動。
4.小課實習,采用學生閱片,互相討論,老師講解方式,讓同學們深刻理會基本知識,并著重疾病的橫向聯系,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閱片能力。同時學生參加真實的臨床工作書寫報告,鍛煉書寫能力。
大五進行為期半年臨床實習及半年影像大科實習,參與各種檢查的操作、臨床教學讀片,讓同學們掌握各種檢查方法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進一步鍛煉影像診斷思維能力,并初步具備解決疑難疾病的能力。
南京醫科大學畢業去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后一般進入二級或三級醫院放射科、超聲科、核醫學科或放射治療科擔任臨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