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擁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以及跟蹤掌握該領域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能夠從事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的高級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光電子、微電子、物理電子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相關的實驗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知識,具有從事該領域的材料、器件、工藝及系統的研究、設計與應用開發的能力。
主要課程: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固體物理與半導體物理、工程光學、光電子學原理、微電子器件基礎,微電子基礎實驗、傳感器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光電子系統設計等。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構成。專業特色課程:大氣光學導論、雷達原理、自動氣象站維護技術、大氣輻射與激光探測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電子工藝實習、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實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主要專業實踐:電子線路實驗、光電子技術實驗、激光監測技術實驗、微電子基礎實驗、微電子工藝實驗等。
學生繼續深造方向:可攻讀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領域的碩士、博士學位,還可以攻讀電子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等領域的專業碩士學位。
學生就業方向:主要在科研院所、教育單位、電子通信、儀器制造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技術、科研、教學或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