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簡介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始建于1975年,是省屬普通高等學校,位于河南省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新興電子信息業基地――新鄉市。
學校前身是新鄉市重工局職工大學,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河南機電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
1999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2007年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0年被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征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3年被評為“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院校立項建設院校”。
學校連續三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學院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平原路校區和宏力大道校區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813435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469417平方米,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247595平方米。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758人,設有15個教學系(部),50個專業,形成了以制造類、電子信息類專業為主,制造、電子信息、財經、旅游、藝術設計傳媒和文化教育等多專業類別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
現有國家級示范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建設專業1個、國家級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專業2個;省名牌建設專業1個、省特色建設專業6個,省高職高專教育示范專業1個、省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
學院師資
學校現有教職工840人,專任教師698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222人,其中教授38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445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省優秀專家2人,省職教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河南省優秀教師8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18人,廳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28人,河南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
學院教學設施
學校現有實驗儀器設備總值8707.72萬元;館藏適用紙質圖書89.3萬冊,電子圖書1800GB,電子資源數據庫11種,中外文期刊1500種,建有設備功能齊全的電子閱覽室和視聽系統。
建立了112個各類實驗室、實訓基地,其中,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數控技術和電氣自動化專業等3個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國家級實訓基地。擁有包括河南新飛電器集團公司在內的155個穩定的校外生產實習基地。
學校良好的師資隊伍、圖書資料和實習實訓基地為同學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學院學生就業問題
多年來,學校始終圍繞人才培養這一中心工作,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辦學道路,教育教學改革卓有成效,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
“2+1”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有較大影響,被教育部作為典型在全國推廣。
近幾年,學校在“訂單”培養方面又進行了深入探索,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濟源鋼鐵集團公司等20多家企業與學校實行訂單式培養。
衛華集團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在學校設立了獎學金和獎扶金。
學院辦學成果
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成果豐碩,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電子設計競賽中多次獲得國家和河南賽區一、二等獎,在河南省專科英語應用能力測試中連續多年獲得團體和個人第一。
學校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員參與,帶著感情抓就業”的工作理念,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突出。
自1999年以來,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年在省內乃至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連續12年被評為全省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04年9月,學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專科高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求是、人民日報等媒體對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多次進行深入報道。
2011年5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建校30多年來,學校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熟練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好機遇,學校黨委正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發展為主題,以育人為根本,本著“開放辦學、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強化特色、彰顯品牌”的發展思路,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為早日將學校建成特色更加鮮明的、國內一流高等職業院校而不懈奮斗!努力為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