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學簡介
北方民族大學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部屬綜合性民族高校,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
學校始建于1984年,2004年國家民委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簽署共建協議,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8年5月北方民族大學正式掛牌。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相結合,堅持高等教育基本規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殊性相結合,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新時期民族工作主題,堅持“政治堅定,業務過硬”的辦學理念,服務于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是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為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發展服務的科研基地、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國民族政策和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北方民族大學辦學規模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校生15000余人,包括56個民族,少數民族學生占到65%以上,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縮影。
20多年來,學校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他們深諳民族文化傳統,熟悉民族風俗民情,在民族地區安心工作,已經成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踐行者,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和傳播者,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捍衛者。
他們為民族地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族和諧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多次榮獲“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上注重民族地區的需要,關注民族地區的發展。目前,有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和經濟學7大學科,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工程、動畫等54個本科專業;有中國少數民族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民族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有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等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工程碩士1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材料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并建有化工技術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6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科專業的優化建設,為少數民族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平臺。
學校堅持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的理念,堅持“建設人才綠洲,超越人才綠洲”的發展戰略,堅持培養和引進并重,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治學嚴謹的教師隊伍。
這支教師隊伍,是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是面向民族地區經濟建設開展科學研究的骨干力量。
學校在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的同時,積極面向民族地區經濟建設開展科學研究,加強與地方政府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的合作辦學、合作攻關聯合機制,加大校地校企合作步伐,在社會服務中實現大學使命和價值回歸。
在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研究,域外西夏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賀蘭山、大麥地巖畫研究,計算流體力學與工程數值模擬研究,回族伊斯蘭文化研究,少數民族藝術研究,少數民族史學研究及北方語言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研究成果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北方民族大學教學建設
學校建設了發酵釀造工程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其中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重點開放實驗室為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寧夏葡萄與葡萄酒技術創新中心為自治區創新中心;化工及機械基礎科普基地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西北少數民族社會發展研究基地為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研發創新團隊”為自治區首批科技創新團隊。
北方民族大學對外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的原則,積極開展與國際國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的交流合作,先后與北京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蘭州大學以及美國Shaw大學、英國威爾士大學、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F有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留學生在校學習。
北方民族大學獲得榮譽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教學設施完備,校園環境幽雅,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部門綠化400佳單位”榮譽稱號,被銀川市人民政府命名為“花園式單位”。堅持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堅持讓學校成為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的美麗家園。
北方民族大學建設發展
北方民族大學將緊緊抓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頒布實施和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技強校、管理興校“四大戰略”,著力完成提高質量、提升水平、文化傳承、條件保障“四大任務”,為實現有特色高水平的現代民族大學的目標而不懈奮斗。
北方民族大學,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黃河邊,閃耀在大西北。今天的北方民族大學,正如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撐起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