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同學都比較偏科,如果大家互補的話,成績就都可以提高了,整體的學習氛圍更濃厚了,班上的平均分也上去了,一舉多得,只要大家都可以互幫互助,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更和諧。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江蘇靖江中等專業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2024年泰州中考普高錄取分數線
1、非指標生錄取最低控制線
序號 | 學校 | 非指標生錄取分數線 |
1 | 江蘇省泰州中學 | 752 |
2 | 江蘇省姜堰中學 | 742 |
3 | 江蘇省興化中學 | 739 |
4 |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 740 |
5 | 江蘇省泰興中學 | 744.5 |
6 | 泰州市第二中學 | 731 |
7 | 泰州市第二中學(面向海陵區、市直初中招生) | 726.5 |
8 | 江蘇省口岸中學 | 713 |
9 | 江蘇省口岸中學(面向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招生) | 701.5 |
10 | 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 | 716 |
11 | 泰州市姜堰區羅塘高級中學 | 682 |
12 | 興化市楚水實驗學校 | 718.5 |
13 | 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 698.5 |
14 | 江蘇省黃橋中學 | 693.5 |
15 | 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 | 722.5 |
16 | 泰州市第三高級中學 | 677.5 |
17 | 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 638 |
18 | 泰州實驗中學 | 609.5 |
19 | 興化市戴南高級中學 | 634 |
20 | 興化市周莊高級中學 | 603 |
21 | 興化市第一中學 | 688.5 |
22 | 靖江市劉國鈞中學 | 649 |
23 | 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 | 669.5 |
24 | 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 | 627.5 |
25 | 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 615 |
2、指標生錄取最低控制線
學校名稱 | 指標生錄取最低控制線(本校招生區域中考成績排名前25%考生的最低分) |
江蘇省泰州中學 | 714.5 |
江蘇省姜堰中學 | 719.5 |
江蘇省興化中學 | 691 |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 723 |
江蘇省泰興中學 | 711.5 |
學校名稱 | 指標生錄取最低控制線(本校招生區域中考成績排名前45%考生的最低分) |
泰州市第二中學 | 664 |
江蘇省口岸中學 | 664 |
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 | 679.5 |
泰州市姜堰區羅塘高級中學 | 679.5 |
興化市楚水實驗學校 | 629.5 |
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 683 |
江蘇省黃橋中學 | 661.5 |
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 | 661.5 |
江蘇靖江中等專業學校歷史沿革
學校始創于1958年,前身為靖江縣七二一工業大學,1975年更名為靖江縣職工大學,1983年更名為靖江縣機械職工中等職業學校,1986年又更名為靖江縣工業學校。1995年通過了省級重點職業學校的評估,1995年11月又通過了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的評估,1998年通過了江蘇省職業教育中心校的評估驗收,1999年榮獲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稱號,2001年7月與泰州市廣播電視大學靖江分校合并,2006年4月泰州市技工學校靖江分校并入靖江縣工業學校,2009年8月通過江蘇省四星級職業學校的評估驗收,2009年12月正式更名為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靖江中等專業學校辦學規模
學校位于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與應用型本科院交常州大學懷德學院毗鄰,共建共享、融合發展。現占地308畝,建筑面積22.3萬m?,其中實訓基地(靖江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占地158畝,建筑面積11.5萬m°。校園環境優美、功能設施完善、文化氛圍濃厚、現代化氣息濃郁。
江蘇靖江中等專業學校辦學層次
學校現設有機械工程系、目動控制系、財經商貿系、綜合教學部四大系部,開設有中、高職專業35個。建有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現代化專業群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2個、省級現代化實訓基地2個。學校現有全日制中、高職學生4000余人;靖江開放大學基于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面向社會所有學習者提供學歷繼續教育,現有非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200余人;學校年社會培訓規模達10000人次以上。現已形成全日制五年制高職、中職、非全日制本專科、職業培訓并舉的多形式、多層次辦學格局。
江蘇靖江中等專業學校師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360余人,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146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58人。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名師1人、國家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2人、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1人、省特級教師3人、省有突出貢獻高級技師1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技術能手1人、省職教領軍人才5人、省級名師工作室5個,學校實訓基地掛牌靖江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以此為平臺,資源統籌、融合共享,高質量打造“實習實訓、職業培訓、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四大基地,著力通過國家級科創園、省級產業工人培訓及競賽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大學生創業園、智能倉儲物流協同創新中心、西門子數字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精密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汽車服務協同創新中心、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馬洲工匠傳習所、餐旅文化傳習社、大院大所專家教授、技能大師以及智能制造領軍人才融創中心等16大任務的建設,力爭成為弘揚“勞模精神”的傳習所、打造“精英藍領”的訓練營、躬耕“產教融合”的試驗田、推進“創新創業”的孵化器。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每人進步一小步,班級進步一大步,在有愛互助的班級生活,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非常愉快,開設運動會也會有集體項目,這就更是凝聚了班集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