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成立于1999年6月,是德州學院重點建設發展的工科院系之一,設有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 動化、自動化三個本科專業,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 點以及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立項專業。學院現有本科在校生1500余人。
學院立足德州,面向山東,輻射全國,重點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 展提供具有產業特色的科技和人才支持。學院緊密結合地方產業優勢,以特色突出的 太陽能行業為引領,加強專業學科特色建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以能源與動力工程 專業為引領的能源類、機械類、控制類專業群,形成了以“清潔能源利用”和“新能 源裝備”兩個特色方向。
學院設有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三個系和能源與機電工 程實驗中心,中心下設22個專業實驗室。學院還擁有“ 德州市太陽能中高溫利用與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德州學院清潔能源研究 與技術推廣中心”以及“機電控制”、“cad/cam”“工 程材料”三個校級研究所,實驗儀器設備資產總值2200余萬元,有力的保障了學院各項教學、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
學院依據“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以 特色創水平、服務區域經濟”的基本理念,按照 “厚基礎、強實踐、求創新、高素質 、重責任” 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專業學科建設,優化課程體系,完善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加快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 步伐,建立健全教學評價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自2006年有首屆本科畢業生以來,碩士研究生錄取率平均每年在30%以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2012年獲批教育部高等學 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并于同年成立了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太陽能應用方向 “卓越工程師”培養試點班,2013年獲批山東省卓越工 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立項。近年來年,承擔包括 “21世紀 中國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機械、自動化類國家教研立項在內 的各類課題20余項,發表教研論文80余篇,各類教研獲獎100余項,主編、參 編教材31部。
學院牢固樹立“科研強院, 服務地方”的理念,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方面注重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目前,已在 景津環保設備、山東德通實業、皇明太陽能、魯南制藥、魏橋紡織、福田汽車、山東 機床、東營光伏、漢能控股等18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教 學實習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踐教學提供保障。2012年 與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 地??茖W研究方面,在保持原有能動、機械、控制類等傳統學科領域研究的基礎上, 注重學科交叉,加強與地方企業的聯合,加大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項目的開發力 度,使科研能力大大提高,與企業的合作日益增多。2013年與景津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共建技術創新研究中心。
通過與皇明太陽能、漢能控 股、景津環保設備等行業優勢企業以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所 合作,在清潔能源利用,尤其是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技術、光伏微網控制、新能源裝備 制造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自己的特色與優勢。其中,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技術領域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中高溫太陽集熱器熱性能測試與研究,太陽能熱利用綜合系統監控與分析,太陽能系統與產品的 模擬分析。光伏微網控制領域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伏微網性能分析 ,多能互補光伏微網系統優化控制,光伏微網穩定控制策略及技術等。新能源裝備制 造技術領域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太陽能熱利用生產設備的靜力學分 析、動力學分析、疲勞分析、有限元分析、協同設計與仿真、虛擬樣機系統,太 陽能熱利用產品加工工藝與技術。近三年來,學院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省科技廳、市科技局項目25項,校級科研課題19項,橫向 課題5項;共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100余篇,被sci收錄32篇;授權專利80余項;出版專著3部;各 類科研獲獎30余項。
學院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 )11人,講師24人,博士9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25人,外聘兼職教授6人, 通過建設,已形成了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為學院的學科建設 及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地保障。
機電工程學院狠抓學生工作,堅持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 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以狠抓學風建設為核心,以社團活動為載體,以社會實 踐為切入點,努力工作,勤奮創新,進一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服務。學生 工作立足于搞好“六個突出”,切實做到在思想教育上突出“實”,在日常管理上突 出“嚴”,在學風建設和科技活動上突出“新”,在素質教育上突出“活”,在特困 生工作上突出“愛”,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上突出“導”,確保了整個學生工作局面的 穩定,使學生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新提高,并逐步形成了富有機電特色的 學生工作格局。近年來,與相關企業建立了23個學生就 業基地,與知名企業聯合成立了“企業技術骨干班”, 利用企業的設備和資金優勢, 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高層次就業崗位,學生一次就業率每年都保持在96%以上。
學院成立有體現專業特色的各種學生組織,比如:機械電子協會、計 算機協會、新能源興趣小組、科技項目創新創業辦公室等,其中機械電子協會于2011年獲“山東省優秀大學生科技社團”稱號。實驗室全天向 學生開放,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十分突出,近三年以來,共有200多支參賽團隊近3200人 次的學生參加國家、省級10大類科技文化創新競賽,600余人次榮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在國家級各類大學 生文化競賽中榮獲一等獎13項,二等獎32項,三等獎61項;在山東省舉 辦的各類大學生文化競賽中,獲特等獎26項,一等獎55項,二等獎71項,三等 獎138項。尤其在國家教育部高教司主辦的全國大學生節 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自2008年以來,連續5年獲得一等獎,特別是2011年8月,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 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參賽作品《害蟲自殺式太陽能滅蟲器》在全國182所參賽高校中,現場總決賽成績全國排名第一,榮獲國家特 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