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同學們人生最關鍵的時光擁有特殊的意義,其陪伴著自己直到自己能夠面對社會的風雨。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所以說大家在學校里也要好好學習啊!下面,編者就來為大家帶來隴南農業學校的相關消息。
隴南農業學校介紹
隴南農業學校成立于1985年8月,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農業學校1986年秋季首屆招生。原校址在武都縣黃家壩,校園占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1992年舉校搬遷至成縣新校辦學,位于成縣河東開發區育才東路。校園占地面積⒊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⒈9萬平方米,實習農場占地⒊6萬平方米,校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雅。
隴南農業學校實力
學校現有教職工113人,專任教師56人,其中高級講師人,講師33人,助理講師35人;現有在校學生927人,共有個教學班。學校由隴南地區行署農牧處主管,內部管理體制是實行校長負責制。
辦學形式由過去單一的中專辦學形式向多層次、多規格的方向轉變,形成了上掛下聯,高中低并舉;學期制,學分制,長短相結合的多種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在辦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校現有教學設施和資源潛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注重實踐教學,使理論課教學和實驗實習時數基本達到1:1的比例。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為方向,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深化改革為途徑,以提高質量為目的的辦學指導思想。把培養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為教育教學的總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銳意進取,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大成績。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群體先進單位,全國植樹綠護綠先進單位,地區級、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隴南農業學校拓展閱讀
學校在科教興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面向"三農"服務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學校經常組織教師、學生下鄉開展科技咨詢活動,派教師下鄉蹲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組織教師下鄉解決生產技術上的難題,建立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推廣農業新技術。科技下鄉活動,推廣了農業科學技術,致富了當地農民,檢驗了學校的辦學水平,提高了學校在社會上的聲譽,為學校開門辦學創出了一條新路子。
一個學校的好壞說到底也僅僅只是學習方面的一個因素,一個條件。其實關于學校的好壞也是一個小馬過河的問題,面對社會上的眾說紛紜,只有自己去體會了才能知道。關鍵還在于自己是否真的努力了,以及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否能為自己帶來成功。編者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在學校里度過一個愉快的時間,并且有準備的走上社會。